快速提交需求
立刻免费获取报价
图文详情
2026中国(武汉)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
发表时间: 2025-10-30 文章来源:徐 浏览:0
参展咨询 观展报名
参展咨询
提交报名 取消
全球展览咨询电话:131-2781-2000
观展报名
提交报名 取消
全球展览咨询电话:131-2781-2000

2026中国(武汉)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将于6月18-20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大会立足武汉,背靠“一带一路”倡议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宏伟蓝图,依托“武襄十随”国家级汽车产业集群的强大支撑, 秉持“前瞻技术趋势、紧贴市场需求、推动产业升级、赋能智慧出行”的办展宗旨与理念,聚焦汽车产业的技术革新动态与市场需求的演变趋势,集中呈现高性能电驱动系统、智能座舱关键组件、轻量化新型材料、前沿热管理系统、车载芯片及控制器等领域的最新产品与技术解决方案。为汽车主机厂商、零部件供应商及相关单位构筑一个高效对接整车制造企业与零部件供应商的交流平台,助力企业拓宽合作领域、抢先掌握核心技术、占据未来市场的战略制高点。

“武襄十随” 集群发力,武汉零部件展搭建产业协同超级枢纽

“从武汉的芯片到襄阳的电池,从十堰的底盘到随州的专用装置,一辆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在 400 公里范围内就能配齐。” 在 2026 武汉汽车零部件博览会的 “武襄十随” 产业集群展区,这条标语背后是全国唯一全系列汽车集群的硬实力。依托东风汽车等龙头企业的带动,展会通过 8 万平方米展区的精准布局与多场供需对接活动,构建起 “研发 - 生产 - 配套 - 应用” 的全链条协同生态,让零部件产业从 “单点创新” 迈向 “集群突破”。

一、产业链联动激活集群效能

龙头企业的 “链长” 作用 推动资源高效整合。东风汽车在展会现场发布《2026 零部件采购白皮书》,明确将 HBM 芯片、热泵系统等 12 类新技术产品纳入核心采购清单,预计带动 100 亿元配套需求。作为 “链主”,东风不仅通过近地配套让零部件供应周期从 28 天缩短至 7 天,更联合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为集群内 200 余家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武汉经开区的 “隔墙供应” 模式更具代表性,采埃孚新工厂与东风乘用车工厂隔街相望,电子驻车卡钳的交付时间从 4 小时压缩至 30 分钟,年节省物流成本超 2000 万元。

四城分工协同构建产业闭环 展现集群优势。武汉展区聚焦智能零部件研发,光谷企业带来的车载光通信组件已完成实车验证,数据传输速率较传统方案提升 10 倍;襄阳展台的固液混合电池生产线进入调试阶段,2026 年产能将达 22GWh;十堰的商用车底盘展区,一体化压铸车架使零部件数量减少 60%,生产效率提升 50%;随州的专用车零部件专区,智能改装组件已出口至东南亚,年销售额突破 5 亿元。这种分工协作模式,使 “武襄十随” 集群的零部件本地配套率从 2023 年的 65% 提升至 2026 年的 82%。

二、多维赋能破解发展瓶颈

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 为创新注入动力。湖北省经信厅在展会现场解读扶持政策,对 HBM 芯片、固态电池等 “卡脖子” 技术研发给予最高 5000 万元补贴,对进入东风等龙头企业供应链的中小企业给予 15% 的订单补贴。武汉产投集团联合金融机构设立 100 亿元零部件产业基金,现场与 12 家 “专精特新” 企业签订投资协议,其中专注于智能座舱的武汉本土企业获得 1.2 亿元资金支持,用于扩大产能。

技术交流平台加速成果转化 。展会同期举办的 “汽车零部件创新论坛” 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2026 技术趋势》指出,端到端 AI Agent、车路云协同等技术将成为新增长点。在技术对接会上,华中科技大学的车载光通信技术与东风零部件企业达成合作,预计 6 个月内实现产业化;湖北车规级芯片创新联合体与 10 家车企签订联合研发协议,目标 2027 年实现高性能 MCU 芯片 100% 国产化。

组委会:徐丹>> 185 >> 1588 >>1594   (同V)

邮箱:630581471@qq.com  


联系作者

xd18515881594

TA的动态
热门会展
热门展会